学院简介

  det365娱乐场所官方网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906年设立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1952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设农学系;20001212日在原农学系的基础上组建det365娱乐场所官方网。农学院现有“三系、二中心、一站”,即植物科学与信息系、植物遗传育种系、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作物学科研实验中心、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农学实验站。

  学院拥有作物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生态、种子科学与工程、作物产品品质改良与检验、植物资源学6个二级博士点和学位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遗传学3个硕士点;设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624人,其中本科生1264人,硕士研究生295人,博士研究生65人,博士后在站29人。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6人,讲师17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4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

  教师中50余人次被授予国家或省级荣誉称号,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4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2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3人;山东省劳动模范7人,山东省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2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4人,山东省三八红旗手2人,山东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人,20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科及平台建设

  学院现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生物学国家实验室、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综合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高校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实验教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农学本科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学院为依托还建有山东省中美麦类作物合作研究中心、“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小麦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山东泰安分中心”、“农业部谷物品质检验监督检测中心”、“山东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等。

人才培养

  学院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教研规律,科学地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创立了三段培养三结合教学新体制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农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专业技术人才。百年农学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凝练了浓厚的农学文化,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考取硕士研究生达50%以上,硕士毕业生考博率达60%以上。为国家培养本科生10000余人,专科生900余人,研究生1500余人,博士后出站100余人。往届毕业生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厅局级以上干部50余人,其中省部级干部4名。

科研及教学成果

  学院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各类成果奖8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奖3项,中华农业英才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十一五以来,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96项,立项经费达5.54亿元;主持2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实现学校国际合作项新突破。发表学术论文1669篇,其中SCI收录511篇;出版专著26部;审定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新品种52个,获新品种保护权39项;多个品种在全省乃至全国大面积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外交流和社会服务

  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先后选送60多人次到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40多人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考察、合作研究或访问交流;先后有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的专家来我院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内外30多个单位建立了学术交流或合作关系,使我院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术水平全面提高。

  学院通过建立年轻教师基层联系点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全面提高实践技能,每年都有200多人次的专家教授深入农业一线,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为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全院师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勇于实践,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山东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授予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山东省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农学院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2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2014年两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学院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利用生物技术、信息科学提升、改造传统优势学科,围绕建设研究型学院,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高校同类院系中一流的学院。

(数据截至20183月)